學術交流
首頁  -  合作交流  -  學術交流  -  正文
浙江大學林宏焘教授做客“喻園·育芯”講壇暨“硫基光電子技術及其應用”系列講座

來源: 時間:2024-08-23 點擊量:

2024817日上午10點,應我院何強副教授邀請,浙江大學林宏焘教授做客“喻園·育芯”講壇。在光電信息大樓C837會議室為我校師生帶來題為《硫基光電子技術及其應用》相關報告。我校何強副教授、楊蕊教授等參加了此次講座。

林宏焘教授首先闡述了傳統微電子器件逐漸逼近理論性能極限的大背景,進而引出硫基光子新型功能材料,該材料具有超寬紅外透光窗口、易集成、具有非易失性特征的諸多優點,在軍事國防、環境監測、生物醫療等多領域展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潛力。

接着,林宏焘教授介紹了其硫基光電子課題組在該領域内深耕多年的諸多科研成果。首先在中紅外化學傳感方面,林教授介紹了一種“2D材料上的硫系玻璃無損沉積技術”并将其集成于中紅外片上物質分析儀,實現了高性能、高靈敏度物質探測的目的。同時,在硫基逆設計光子器件領域首次提出了“魯棒+逆向”的設計優化策略,該策略使得光子器件對加工誤差和溫度的敏感性遠遠低于傳統設計算法。基于該方式,實現了高性能中紅外片上偏振分束器及波分分束器的設計和制備,該策略對領域内逆向設計研究影響深遠;第二,林教授介紹了可快速在線訓練的非易失低功耗光芯片的研究成果,利用存儲式非易失性光子卷積核(OCK)模拟的在線訓練方式,引入SiN刻蝕阻擋層制備低損耗氧化矽槽等器件工藝,通過探究非線性激活函數的生成原理,最終顯著提高了CIFAR-10的圖像識别準确率;第三,林教授介紹了其課題組超表面成像與感知的研究,通過利用硫基光電子材料制備可見光超透鏡,使得超表面全息器件得以實現。

本次講座結束後,林宏焘教授與同學們就講座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對硫基光電子材料及其應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林宏焘教授介紹的各類成果對低功耗波導器件、非易失性光子存儲器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報告人介紹:

林宏焘,教授,浙江大學電子工程系副系主任,國家高層次人才青年項目獲得者和浙江省特聘專家。2010年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5年于特拉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5-2018年于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18年入職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任職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硫基光電子及矽基異質光子集成技術的研究。至今在Nature Photonics, Light:Science&Applications0ptica,Nature Communication等光電子領域重要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引用5800餘次,h-index37。異質光子集成技術以浙大為第一單位入選美國光學學會旗期刊0PN所評 “0ptics in 2018”Frontier of 0ptoelectronics及《紅外與激光工程》青年編委會成員。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037号 6774澳门永利光電信息大樓A323

電話:027-87542594

院長信箱:IC_DI@hust.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6774永利(澳门)有限公司-Baidu百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