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首頁  -  合作交流  -  學術交流  -  正文
中山大學幸新鵬副教授做客“喻園·育芯”講壇

來源: 時間:2024-04-15 點擊量:

2024年4月11日下午16:00,由我院主辦的“喻園·育芯”講壇第62期在光電信息大樓B624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講壇邀請了中山大學幸新鵬副教授作報告,題目為《用于寬帶無線通信的高能效Delta-Sigma ADC設計》。本次講壇由6774澳门永利陳曉飛副教授主持。

随着5G/6G的蓬勃發展,無線通信收發機(TRX)對其中的模拟數字轉換器(ADC)的采樣率、精度、功耗和抗混疊濾波特性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面臨着CMOS工藝更新帶來的設計難題。幸老師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基于壓控振蕩器的量化器及其在寬帶Delta-Sigma ADC中的應用,并提出了0-1 MASH和0-2 MASH時間域Delta-Sigma ADC結構以實現高速高能效轉換。同時針對多比特Delta-Sigma ADC中的反饋DAC失配問題和抗混疊濾波要求,分别提出一種單元碼逼近的數字校準技術和一種STF零點消除技術,較好的解決了問題。

在交流讨論環節,幸老師結合多年的科研經曆,指出除了關注ADC的核心指标,我們還可以朝着ADC與多種系統和應用環境的适配性方向去探索,最後,與會同學踴躍提出了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問題,與幸老師進行了交流讨論。

通過此次講壇,同學們對數字與模拟的未來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無論是數字還是模拟都大有可為,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良多。


報告人簡介:

幸新鵬博士,現為中山大學6774澳门永利副教授;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學位。研究興趣為混合信号、模拟集成電路與系統設計,具有超過15年基于40nm、28nm、22nm、65nm、90nm、180nm等先進CMOS工藝的芯片研究設計和流片經驗。兩次提出并在40nm工藝實現了世界上能效最優的寬帶過采樣模數轉換器(ADC)。第一作者于Springer出版社出版ADC學術專著1本。第一/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包括集成電路領域頂級期刊IEEE JSSC、IEEE TCAS、IEEE TCAD等。主持各類科研項目10餘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037号 6774澳门永利光電信息大樓A323

電話:027-87542594

院長信箱:IC_DI@hust.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6774永利(澳门)有限公司-Baidu百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