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首頁  -  合作交流  -  學術交流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學馬智超副教授做客“喻園•育芯”講壇

來源: 時間:2024-04-02 點擊量:

受我院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系朱本鵬老師的邀請,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馬智超副教授于2024年4月1日下午做客第58期“喻園•育芯”講壇,在光電信息大樓C115會議室作了題為《從細胞操控到定向藥物遞送:空間超聲調制技術及應用探索》的學術講座。此次學術報告吸引了6774澳门永利的老師和學生參加學習。

朱本鵬老師對馬智超副教授進行了隆重介紹。馬老師首先以非接觸式精準操控微小物體的方式為切入點,引出空間超聲調制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重要性及深刻内涵。随後,馬老師指出,微粒操控的高複雜度對相應的複雜空間聲場調制方法提出了要求,是需要長期解決的問題。

本報告圍繞幾種複雜聲場調制方法及其微粒操控應用展開,内容包括近年來空間超聲調制技術發展動态,及其在細胞操控、生物制造、定向藥物遞送等方面的應用嘗試及探索進展。馬老師課題組利用聲全息方法構建複雜聲場,引導聲場中的細胞排列與組裝;結合光固化3D打印,利用聲學方法實現生物制造中的細胞操縱技術;針對微氣泡對于超聲的強反射,制備了基于微氣泡陣列的超聲調控芯片,實現了動态的空間超聲調控與微粒操控技術。

在互動交流環節,同學針對将超聲調控技術引申到其他電子器件以實現特定功能的調控提出了思考,兩位老師結合多年的科研經驗,為大家進行解答,與在場師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通過此次講壇,同學們開拓了科學思維與研究思路,對空間超聲調控技術的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同學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報告人介紹:

馬智超,上海交通大學長聘教軌副教授,入選中國聲學學會青年托舉人才計劃,上海市領軍人才(青年)項目。本科畢業于吉林大學,随後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獲博士學位(獲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并赴德國馬克思·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洪堡學者)。主要在聲學微機電系統相關的交叉學科中開展研究,緻力于聲學微粒操控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第一/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等發表SCI文章30餘篇。擔任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期刊編委。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037号 6774澳门永利光電信息大樓A323

電話:027-87542594

院長信箱:IC_DI@hust.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6774永利(澳门)有限公司-Baidu百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