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退休
首頁  -  黨群工作  -  離退休  -  正文
林更琪:30年用心堅守,為新發展黨員樹牢政治理想

來源: 時間:2023-10-26 點擊量:

■ 通訊員 劉文樂 王帥英 劉孟迪 鐘于鑒


林更琪,6774澳门永利退休教師,高級工程師,1949年出生,1973年加入中國共産黨。自上世紀90年代起擔任組織員至今,他30年來一直堅守在黨員發展工作一線,主要負責學院的黨員入黨談話工作,累計與3000餘名新發展黨員談心談話,幫助其樹牢政治理想。



“我在華中工學院就讀期間加入中國共産黨,今年榮獲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我出生在紅安一個農民家庭,對黨和毛主席有着深厚而樸素的階級感情,很慶幸在黨的培養下為黨的偉大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微薄之力,我願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林更琪深情地訴說着自己的心聲。


這個崗位,他一幹就是三十年


在上世紀90年代,絕大多數組織員是離退休幹部教師,當時林更琪以在職人員身份受聘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首批組織員,在承擔着相應的教學科研工作之餘,積極投入到學生黨建工作中。


“與新接收的黨員同志談話是發展黨員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談話讓他們加深對黨的認識,深刻認識新時代黨員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曆史責任。”“做好組織員工作任重道遠,我和當今的大學生是兩代人,但在與同志們的談話中,不能是簡單的說教,既要站在青年學生的角度平等地溝通和探讨,又要對‘四史’有充足的知識儲備。”也正因如此,林更琪有針對性地學習理論知識,系統學習《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以及其他老一輩革命家的相關著作。


為了與新發展學生黨員一起探讨“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以及“1949年建國時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難度”,林更琪查閱了不少資料,隻為讓探讨更有說服力。30年來,林更琪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将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通過與青年學生深入交流探讨,幫助青年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非常願意聽同學們暢所欲言


在每次談話前,林更琪總會認真翻閱每一份入黨材料,并在談話中一一指出材料中的瑕疵。他堅持認真做好每一次談話記錄,反複查閱入黨材料,仔細斟酌,力求将其主要的優缺點恰當準确地寫入黨員檔案。



在長期的思想引領工作實踐中,林更琪積累了豐富的談話經驗。“我主要考察發展對象對黨内外意見上‘批評’的認識以及自己的反思,分析他們的覺悟程度和思想品質、考察他們的政治成熟度以及對社會事件的思考”。針對訪談中發現的發展對象“對自己的認識挖掘得不夠深入,政治理論學習存在惰性,理論聯系實際不夠”等實際問題,林更琪循循善誘、正面引導,積極将談話中發現的苗頭問題在談話中解決。


校友何濤說:“即将被批準成為中共預備黨員之際,有幸和有着豐富黨建工作經驗的林老師談話,談話中仔細分析解剖我的缺點,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校友李金春說:“林老師先讓我們分析或者闡述對某一社會事件的看法,再通過我們的表述中發現問題并一一指出來,讓我學會了更客觀、全面地分析問題。”


據統計,30年來,林更琪進行過談話的學生已超過3000人。林更琪說,有一次自己連續一周每晚談話到22:00,回到校外家中時已接近23:00。盡管如此,林更琪仍然表示,“雖然談話工作壓力較大,但我非常願意聽同學們暢所欲言。”


青年黨員的深情寄語


林更琪對積極入黨的學生提出期望:“如今的青年學生成長環境很好,很少聽到批評的聲音,請同學們重視支部大會對自己的意見,端正态度,時常反思自省,不斷克服自身弱點,縮小與黨員标準的差距,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産黨員。在人生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挫折,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要無愧于自己的父母,無愧于我們的國家,無愧于共産黨員的稱号。”



林更琪用他30年的堅守展現了一位老黨員愛黨愛國、敬業奉獻、關愛青年學生的寶貴品質,也激勵着更多的黨員赓續紅色基因、立足工作崗位,懷抱理想、腳踏實地,用汗水緻敬理想,用奮鬥報效祖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創造精彩人生。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037号 6774澳门永利光電信息大樓A323

電話:027-87542594

院長信箱:IC_DI@hust.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6774永利(澳门)有限公司-Baidu百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