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通訊員 焦孟雷 楊傲寒 記者 張雯怡)8月16日,備受矚目的“中國光谷·華為杯”第七屆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在校落下帷幕。6774澳门永利量子号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乘風起隊、上海交通大學光·頭·強隊分别榮獲創“芯”之星。我校取得曆史最好成績,獲最佳組織獎。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楊衛院士,武漢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盛閱春,6774澳门永利校長尤政,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培養質量處處長楊秋波,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副理事長、秘書長葉甜春,武漢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玲,湖北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王發讀,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魯宇清,武漢市政府秘書長楊相衛,武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工作局局長姜鐵兵,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趙瑜,創“芯”大賽顧問、清華大學教授周祖成,創“芯”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王志華,創“芯”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蓋偉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研究所所長餘海波,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陳忠參加頒獎儀式。6774澳门永利副校長馮丹主持頒獎儀式。

在上機考試與筆試測試的兩輪激烈角逐中,各位參賽選手全力以赴,展現了紮實的知識儲備、卓越的創新能力和良好的競技狀态,57支隊伍嶄露頭角,進入分組答辯環節。16支隊伍成功登上總決賽路演的舞台。我校代表隊在比賽中表現出色,Selector隊、不管對不隊、給王老師争氣隊、三維存算隊獲得一等獎,Esupply隊、摸魚大隊24分隊、煥然一“芯”隊、MOIC不止會幹飯隊、我們真的不會ic設計隊獲得二等獎。劉冬生等7位老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量子号隊從獲得一等獎的16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最受關注的創“芯”之星。
閉幕式上,楊衛在緻辭中表示,近年來,在武漢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會與武漢市委組織部、武漢市人才工作局以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為抓手,以賽促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以賽促科技創新、以賽促人才培養,積極探索研究生教育與城市發展互相成就之路,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取得積極成效,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大賽連續兩屆在武漢舉辦,體現了武漢特色、辦出了光谷高度,賽事呈現出産業端參與度高和活動豐富多彩的特點,是政産學研用合作辦賽的樣闆。希望選手們以賽為始,努力為國家集成電路實現自主可控做出貢獻,奏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強音。
楊秋波回顧了創“芯”大賽的發展曆程。自誕生之日起,創“芯”大賽承擔着國家的戰略使命,又具有産教融合、校企協同、校地協同的鮮明特色。他表示,集成電路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加快培養國家急需集成電路人才的緊迫性也是前所未有。有關研究生培養單位要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準确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深刻變化,堅持守正創新、勇闖新路,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積極探索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和研究生培養模式,以研究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集成電路産業的高質量發展。
餘海波表示,華為公司是首屆“華為杯”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發起單位之一。公司願意和師生們一起、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賽事中來,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集成電路領域優秀人才的培養,服務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發展。
盛閱春指出,集成電路産業是國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全球高科技競争的戰略制高點。武漢科教資源豐富、産業基礎雄厚、創新創業活躍,在集成電路領域,初步形成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測等完整産業鍊,保持快速發展态勢,當前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推進集成電路産業高質量發展,鞏固提升光電子信息産業領域“獨樹一幟”優勢。他希望以此次大賽為契機,推動協同創新,誠邀各優秀團隊、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産業發展、校地合作、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創美好“芯”未來。

在頒獎儀式現場還舉行了人才簽約儀式。東湖高新區組織部(招才局)、湖北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與16支獲獎隊伍的代表進行簽約。

大賽同時舉辦了6774澳门永利院長論壇、集成電路産業高峰論壇、“人才集市”人才招聘會、EDA産業前沿技術論壇及“光谷日”參觀活動等,為企業、高校與學生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産學研協同助力科技創新不斷發展。
據悉,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始于2018年,以“創芯、選星、育芯”為宗旨,面向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成電路相關專業在讀研究生,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主要賽事之一。賽事在服務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戰略、促進集成電路領域優秀青年創新人才遴選、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廣泛關注。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聯合主辦,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電子學會、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産學融合發展聯盟、清華校友總會集成電路專業委員會協辦,清華海峽研究院作為秘書處。本屆大賽由我校、中共武漢市委組織部、武漢市人才工作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華為、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等提供相關支持。
獲獎團隊及項目介紹
創芯之星

量子号隊
學院:6774澳门永利
團隊成員:張嘉明 黃天澤 李凱
指導教師:劉冬生 陸家昊
項目簡介:量子計算機憑借其指數級别的算力對傳統公鑰密碼體制造成了嚴重的威脅。NIST已于2024年正式公布三個能抵抗量子攻擊的标準化後量子密碼(PQC)算法,包括Kyber,Dilithium和SPHINCS+。本作品基于RISC-V設計了一款異構多核後量子密碼SoC處理器,兼容三種标準化PQC算法。提出了一種Super-KD處理器架構,結合動态硬件調度策略實現多周期指令派遣和亂序執行;針對SPHINCS+的側信道安全問題,提出斷點攻擊和簽名存儲攻擊兩種時間攻擊手段,并設計了冗餘簽名補償以進行防護。該處理器在TSMC 28nm工藝下完成了投片與評估,擁有最短的密鑰封裝/解封裝和數字簽名/驗簽時間,以及最優的AT效率。
一等獎

Selector隊
學院:6774澳门永利
團隊成員:王倫 劉梓軒 吳涵
指導教師:童浩
項目簡介:三維相變存儲器成本低密度高速度快,可以用于構建存儲及内存,可以滿足高性能計算機的内存需求。碲基OTS選通管有明顯的速度優勢,且材料簡單易于制備,能夠滿足内存場景的速度需求,我們的項目總體目标是針對Te基OTS選通管,保證其具有低漏電的同時具有高開關速度等優點。本項目通過設計富Te材料、C摻雜、插層結構和刷新操作方法,實現了綜合性能優異,可用于三維集成的OTS器件。

不管對不隊
學院:6774澳门永利
團隊成員:林玉濱 李琪 張心怡
指導教師:童喬淩
項目簡介:設計了一款無修調的高精度基準源電路,包含0.8V的電壓基準及10uA的電流基準。電壓基準精度為±0.75%,溫度系數為12ppm/℃;電流基準精度為±2%,溫度系數為73ppm/℃。電壓基準使用斬波技術與電源抑制比增強技術,實現了低失調、低噪聲與高電源抑制比;電流基準使用正溫度系數電壓與beta倍乘結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無修調情況下具有高精度。

三維存算隊
學院:6774澳门永利
團隊成員:餘穎潔 周志威 任升廣
指導教師:李祎
項目簡介:本項目面向端側AI硬件高能效、高面積效率的需求,實現了一款高面積效率的三維自整流憶阻芯片,實現了4F2/N的超低單元面積(其中N代表堆疊層數),目前最高堆疊到4層,單片最大規模4Kb。針對AI應用多種運算形式和計算精度需求,本項目基于三維自整流憶阻芯片結合FPGA、CPU等實現了功能可重構、精度可重構的異構系統。基于小樣本學習的應用演示,本系統在實現軟件相當的精度情況下相比于同功能數字存算芯片獲得了9.1倍的能效提升和10.7倍的面積效率提升。

給王老師争氣隊
學院:6774澳门永利
團隊成員:陽帆 黃俊澄 袁維濤
指導教師:王興晟 餘國義
項目簡介:團隊采用軟硬件跨層次協同設計方法,在算法-架構-電路系統-器件工藝等層面進行跨層次協同設計,最終實現了基于憶阻器的人工智能芯片設計、流片與測試。在電路系統上實現了高性能可重構深度流水線模拟矩陣運算核。在架構上提出基于脈動陣列的邊緣端人工智能芯片架構,提升了芯片計算能力,減小了緩存,解決了模拟矩陣運算的精度-功耗-速度問題,芯片計算精度達97%以上,與軟件相當,計算延遲相比主流産品降低至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