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首頁  -  新聞速遞  -  正文
喻園啟航,以心育“芯”——6774澳门永利舉辦“喻園·育芯”第二屆研究生學術論壇

來源: 時間:2024-06-21 點擊量:

為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産教融合,617日,6774澳门永利“喻園·育芯”第二屆研究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論壇邀請了國内知名企業的技術和管理專家、6774澳门永利的優秀學者以及優秀研究生代表,共同就集成電路領域發展動态、人才需求、學術前沿問題等進行深入探讨,展望新時代集成電路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機遇與挑戰。6774澳门永利院長缪向水、副院長李、黨委副書記姜波受邀出席本次論壇,論壇由6774澳门永利2023級碩士生李夢婕主持。

論壇開幕,續寫“芯”篇章

論壇開幕式上,6774澳门永利院長缪向水代表6774澳门永利向所有與會嘉賓、老師及同學們表達了誠摯的歡迎和感謝。缪院長首先回顧了去年首屆“喻園·育芯”研究生學術論壇的盛況,對師生們過去一年在Nature等頂級期刊發表論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展示研究成果、參與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并實現核心技術突破的卓越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

缪院長指出,此次論壇不僅是一次“精英雲集、攜手同行”的成果展示,還是一次“啟智潤心、激揚鬥志”的思想啟發,更是一次“理實結合、學研相促”的實踐修行。“喻園·育芯”研究生學術論壇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平台,也是學院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鼓勵科研實踐的重要舉措。

最後,缪向水院長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并衷心期待同學們超越自我,在與專家及同侪們的溝通交流中,收獲真知灼見,奠定紮實基礎!

校企協同,助力“芯”發展

開幕式結束後進入學術報告環節,5位專家學者分别進行了主旨報告。6774澳门永利何毓輝教授向與會師生介紹了互補記憶晶體管的概念和實現,并展示了以互補記憶晶體管為核心構建的動态視覺傳感器。材料學院郭二娟教授向師生們分享了她在有機物半導體的一系列學術成果,包括設計了垂直雙基極OTFT器件并完成一系列電學性能仿真驗證等。九峰山實驗室檢測中心首席科學家麥志洪博士聚焦半導體産品工程實現,在産學研結合的基礎上,借助對集成電路芯片性能指标和測試表征的講解,給師生們詳細介紹了學術科研與工程實踐存在的差異和區别。華為海思技術專家Wilson Li老師則為師生們詳細講解了Memory Hierarchy的知識框架和行業發展現狀,并瞻觀地提出Multi-Core Memory Hierarchy的挑戰。6774澳门永利博士後唐瀚川在介紹聲學生物超材料設計理論和調控方法的基礎上,展示了頻率可控仿生耳蝸、可注射傳感器等應用。至此,論壇主會場報告圓滿結束。

    

學術交流,迸發“芯”火花

本屆學術論壇除主會場外,開設了三個分會場,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分會場、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分會場、電子科學與技術分會場。

分會場一: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分會場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分會場于下午1430C111舉行。本次分會場展示了我院在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和應用和跨學科融合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由集成電路工程系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承辦。6位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優秀研究生代表參與了本次分會場的學術彙報。

首先由李奧博同學介紹了一種自主研發的高效可編程後量子密碼芯片,其能效指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袁維濤同學介紹了一種面向大地精密測量的光學MEMS加速度傳感器,其利用閉環反饋控制方案實現了國内外領先的性能水平。張爍同學介紹了一種自适應跨周期逼近氮化镓器件驅動技術,所提的一種優化TSGD策略有效降低了開關損耗。機械學院的楊淦光同學介紹了水凝膠混合電子系統與醫工交叉應用,并展望了水凝膠混合電子系統未來在醫療領域更多的新型應用場景。徐浩然同學介紹了一種面向高性能計算設備的低壓大電流多相穩壓器,其利用DTVCQZDPS方案有效增強了穩壓器的瞬态響應能力。張嘉明同學介紹了一種自主研發的後量子密碼SOC芯片,其針對當前量子密鑰方案優化了硬件架構、提升了運算速度與能效。

最後,現場評委進行了評獎,最終由李奧博、袁維濤、張爍三位同學獲得優秀報告獎。

分會場二: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分會場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分會場在C115舉行。本次分會場展示了我院在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方向多個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由微電子學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承辦。

本次分會場共有7位優秀研究生代表參與了學術彙報,任升廣同學介紹了用于三維存算一體技術的自整流憶阻器及陣列研究,詳細闡述了這種新型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潛在應用;李凱同學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基于硫系阈值變換器件的溫感人工神經元,為實現更高效的人工智能系統提供了新的思路。溫新宇同學則展示了如何利用OTS阈值開關器件實現随機突觸記憶概率計算。陳子瑞同學介紹了一種超快速(<200 ns)稀疏解算器,該器件由HfWOx/VOy阈值可調神經元組成。張子沖同學探讨了氧空位調控HZO薄膜極化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蔡子非同學介紹了基于多階微分神經網絡的半導體器件TCAD仿真方法。最後,彭治梁同學分享了他在22nm FDSOI工藝平台下器件緊湊模型參數提取方面的研究成果。

經過精彩紛呈的報告之後,現場評委進行了評獎。最終,任升廣、張子沖、蔡子非三位同學獲得了優秀報告獎。

分會場三:電子科學與技術分會場

電子科學與技術分會場在C116舉行。本次分會場展示了我院在電子科學與技術方向多個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由電子科學系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承辦。

本次分會場共有7位優秀研究生代表參與了學術彙報。吳堯同學為同學們介紹了HfO2基鐵電體反常極化翻轉機制,采用了一種廣義固态變胞微動彈性帶方法來預測(Hf,Zr)O2鐵電體中與疇壁運動相關的翻轉路徑。汪光明同學介紹了一種超低雜散數字直接頻率合成器的設計。康紀陽同學介紹了他在氧化铟錫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的等效氧化物厚度縮減的最新研究。陳發同學則為同學們介紹了基于鐵磁共振效應的聲波磁傳感器。高睿思同學為同學們分析了基于(Bi,Sb)2Se3合金薄膜的短波紅外探測器及成像陣列。田婧同學展示了用于邊緣檢測的憶阻Fsat-Canny算子研究。熊昌鷹同學則給同學們介紹了嵌入氧化二維TiSe2中的納米T-Se與在該技術基礎上制備的快速記憶開關。

報告結束後,現場評委進行了評獎,吳堯、汪光明、田婧三位同學獲得優秀報告獎。

論壇落幕,賦能“芯”未來

本屆學術論壇圓滿結束,校企專家和6774澳门永利的優秀師生在這裡相聚,打破校企的邊界,跨越學科的界限,進一步激發了6774澳门永利學子的科研熱情,推動了産學研合作和學科交叉融合。

6774澳门永利始終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宗旨,積極搭建學術交流平台,緻力于培養高層次人才,鼓勵引導每位研究生在關鍵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将個人成長與發展融入到科技自立自強的偉大事業之中。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037号 6774澳门永利光電信息大樓A323

電話:027-87542594

院長信箱:IC_DI@hust.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6774永利(澳门)有限公司-Baidu百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