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首頁  -  新聞速遞  -  正文
姜勝林:堅守育人初心 激發使命擔當 厚植家國情懷

來源: 時間:2023-10-23 點擊量:

姜勝林,6774澳门永利教授、博士生導師、德育導師。2019年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20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21年獲評“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湖北名師”稱号。2018年帶領教學團隊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20年作為負責人承擔湖北省課程思政教改項目“基于光電信息産業、學科優勢的專業核心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曾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我校教學名師、教學質量一等獎、師德先進個人、我最喜愛的導師、知心導師、師表獎、我最喜愛的教師班主任、優秀共産黨員、三育人獎等榮譽稱号。


姜勝林帶領的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課題組現有教授3人,工程師1人,在讀研究生25人,構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理論紮實、朝氣蓬勃的學術型、應用型創新團隊,緻力于鐵電、介電陶瓷及其聚合物納米複合功能材料與器件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結合全球對“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與器件”的迫切需求,課題組成功研制了高效制冷用電卡複合材料與器件、高性能陶瓷及納米複合儲能材料與電容器,以及非制冷紅外焦平面陣列用熱釋電陶瓷材料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創新成果,掌握了制備納米功能材料與器件的核心技術,為推動納米功能材料與器件在新型能源、信息與環保領域的應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實驗室部分學生合影


築夢育人守初心


“把教育當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這是姜勝林始終銘記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本科生《半導體物理》課程的老師,為了尋找到與課程相匹配的時事熱點,姜勝林看報時總會多留意科教文衛版面,一旦發現與課程相關的信息,他會立刻拿起剪刀、膠水,将這則新聞變成教案本上的“補丁”。十餘年來,他教案本上“補丁”已經多不勝數。躬耕教壇二十餘載,打滿“補丁”的教案本飽含了姜勝林作為師者的拳拳心意。


修身以立德,傳道以樹人。姜勝林始終将“踐大德、守公德、修私德”觀念融入日常言行和實踐點滴,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們牢記立德是做人之本,培養一個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在學術上有所建樹。學生評價道“姜老師既大方又小氣”,這個看似矛盾的評價,映射的恰是姜勝林對學生的一片良苦用心。


對于學生的科研工作和生活補貼,隻要合理,姜勝林便不計成本地予以支持,同時對學生強調絕不允許浪費實驗材料,也不允許在餐桌上浪費飯菜。隻要是學生的請求,姜勝林都會第一時間處理,曾有其他課題組的同學找到他反映自己家庭困難,本着“再苦不能苦學生”的理念,姜勝林當即拿出自己的薪資幫助其解決後顧之憂。在報紙上看到自己已經畢業的學生家庭困難的新聞時,姜勝林立即将剛拿到的年終獎送了過去。很多同學在面對求職、發展、個人情感等人生關鍵問題時,總要第一時間征求姜勝林的建議……這便是姜勝林,在學生們看來,他亦師亦友亦父,總是在用愛心感化學生、用真心關懷學生、用細心了解學生。


榮譽班集體合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姜勝林五十歲生日之際,身在海内外的同學們自發地策劃集聚母校為姜老師慶祝生日。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姜勝林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因生施教,為每位研究生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每兩周内都會對所有研究生進行面對面貼心輔導,同學們親切地喚之為“去姜老師那‘吸氧、補鈣’”。在交談中,姜勝林循循善誘,喚醒學生們的生命感、價值感,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除了悉心指導課題組的研究生,作為本碩博2101班的教師班主任,姜勝林還帶領班級同學在青年園瞻仰胡吉偉雕像,學習胡吉偉精神,注重學生在思想精神、文體興趣、學習科研以及集體共進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打造出了一支思想先進、學風濃厚、凝聚力強的優秀班集體,本碩博2101班也由此獲評2022年度“胡吉偉班”榮譽稱号。


腳踏實地求創新


姜勝林帶領的課題組不僅重視學術創新和理論研究,也十分重視優秀青年學生的培養。課題組有潛心于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和敏感材料與傳感器的張光祖教授,有從事新型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的李康華副教授,有專注于信息功能陶瓷材料與器件生産的邱世勇工程師,更有着力于學生人格培養的姜勝林教授,形成了一個優勢互補的育研共同體,同時課題組與國内外知名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課題組人才結構合理,既包括科研創新型人才又包括應用實踐型人才,通過導師強強融合模式來培養研究生,使學生在産學研中全面發展,研究成果大量湧現,畢業生在工作崗位競相争妍。


近五年,課題組在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ence Advances等高水平SCI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目前課題組研究生獎學金獲得率為100%,課題組學生在“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均斬獲佳績,課題組2020屆優秀畢業生餘慕妮同學獲得長江存儲MC2020年度最佳新人獎。


課題組學生參加會議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為了讓學生們及時把握科研新動向和新方向,課題組每個學期都會邀請學科内頂尖學者來作報告,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出去參加國内外學術會議并作報告。


家國情懷長在心


在科研實踐中、在日常生活中、在品格培養中,姜勝林課題組的師生永遠滿溢着熱情。作為團隊的總指揮員,姜勝林既在團隊研究課題的總體方向上統籌規劃,也注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團隊的文化建設注入精神和信念。姜勝林每一年都組織大家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一起了解那些了不起的人和事,感受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2023年4月,姜勝林還結合自己學生時期的奮鬥曆程,圍繞“愛國、團結、奮鬥、科學、互助”為同學們講授了精彩一課,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頗深,姜勝林也收到了許多其他班級的授課邀約。


姜勝林為同學們授課


在課題組内,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扶持,高年級師兄師姐會悉心指導低年級師弟師妹操作實驗設備和完善論文撰寫,開展組内“科研成果經驗分享會”,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多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實事求是、踏實認真地進行着科學研究。課題組還設立了安全衛生部、組織策劃部、資源宣傳部三大部門,共同将實驗室營造成一個“友善·勤奮·拼搏·卓越”的大家庭。


實驗室師生進行戶外團建


姜勝林說,希望自己的學生不僅能成為卓越的“責任擔當者”和“問題解決者”,更能成為“終生運動者”和“優雅生活者”。實驗室設立了照片牆和綠植角,營造出舒适的學習和工作環境。每周三晚上的瑜伽活動、每周五晚上的羽毛球活動、每月一次外出團建、每季度一次生日會……這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大家的科研生活。“研途雖難行,但其樂陶陶!”學生們這樣說。

(轉自6774澳门永利新聞網)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037号 6774澳门永利光電信息大樓A323

電話:027-87542594

院長信箱:IC_DI@hust.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6774永利(澳门)有限公司-Baidu百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