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首頁  -  合作交流  -  學術交流  -  正文
“喻園•育芯”講壇第26期開講—基于納米孔技術的下一代基因測序方法學術講座順利舉辦

來源: 時間:2023-08-29 點擊量:

2023年8月21日上午10:00,由我院主辦的”喻園·育芯”講壇第26期在光電信息大樓C111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講壇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的王德強研究員作報告,題目為《基于納米孔技術的下一代基因測序方法》。本次講壇由何毓輝教授主持。

講壇伊始,王德強研究員由DNA的基本介紹以及疾病的基因分析出發,對基于納米孔技術的基因測序方法進行了介紹。王德強研究員用生動直觀的講解,讓同學們對基因測序方面有了初步了解。

王德強研究員随後介紹了目前測序技術的國内外現狀以及面臨的困境,提出了以納米孔技術為核心的下一代基因測序方法。同時結合課題組近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将理論與實際結果相貫通。基于固态納米孔的單分子檢測的關鍵是由孔的直徑和膜的厚度決定的傳感區域,他介紹到可以通過利用單原子厚的2D材料如單層石墨烯和二硫化钼,來制備有高空間分辨率的納米孔結構,并最終實現單個堿基的區分。

在互動交流環節,王德強研究員結合課題組的實際工作經驗,舉例說明了目前這一領域面臨的挑戰與機會。針對同學們提出的關于納米孔的重複使用、DNA過孔時的分辨率與速率等問題,王德強研究員也均予以耐心的解答和細緻的指導。

通過此次講壇,讓同學們對基于固态納米孔的基因測序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王德強研究員精彩紛呈的報告給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講壇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報告人介紹:

王德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健康所副所長,跨尺度制造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單分子精準醫療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本科畢業于吉林大學電子工程系。2006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從2007年~2010年,先後在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TA)、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UIUC)從事天然納米孔和固體納米孔的博士後研究;從2010年~2014年,在IBM Watson研究中心從事微納米結構的制作以及在單分子尺度對于DNA的檢測技術研究。2014年~至今,在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工作。在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80篇文章。申請和授權了18項美國專利,24項中國專利。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珞喻路1037号 6774澳门永利光電信息大樓A323

電話:027-87542594

院長信箱:IC_DI@hust.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6774永利(澳门)有限公司-Baidu百科
Baidu
sogou